“平时上学没事,一放假反而近视了!”许多家长发现,孩子一到暑假视力就会明显下降。随着暑假的临近,不少家长已经开始焦虑。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近视防控教育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视眼科集团总院长郑广瑛教授指出,暑假因作息紊乱、用眼失控,成为青少年近视发生或加深的“高危期”,但同时也是科学干预的“黄金窗口”——关键在于家长是否重视并采取正确措施。
暑假视力下滑三大“元凶”
户外活动严重不足
天气炎热,孩子宅家吹空调,接触自然光的时间锐减。研究显示,每日户外活动不足1小时的儿童近视风险增加45%。郑广瑛教授强调:"阳光中的全光谱光照能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,是抑制眼轴增长的'天然保护伞',暑期户外时间不足会直接削弱防控效果。"
屏幕时间失控
家长忙于工作,孩子沉迷手机、平板, 电子设备使用时长较学期激增300%,部分青少年日均接触屏幕超8小时,睫状肌持续紧张,视疲劳累积,可能引发短期内50-100度的假性近视转化为真性近视。
生活作息紊乱
熬夜刷剧、零食代餐、晨昏颠倒,打乱生物钟,眼睛在睡眠中的自我修复机制被破坏,干眼、充血等问题频发。临床数据显示,睡眠不足7小时的儿童眼压升高风险增加2.4倍,加速近视进展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科学防控:分阶段精准干预
【家长必读:防控第一步是“重视”】
郑广瑛教授提醒:“不要孩子近视了才后悔,暑期必须主动干预。未近视的儿童重在基础预防,已经近视的儿童则需要需光学干预+行为管理,形成'预防-控制-矫正'闭环。”
【未近视儿童:筑牢防护墙】
定期视力筛查: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,每3个月检查眼轴、角膜曲率等指标,早发现苗头,早干预。
良好用眼习惯:严格执行“20-20-20”法则(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),学习时保证“一拳一尺一寸”姿势,避免昏暗或强光下用眼。
【已近视儿童:科学干预方案】
1、光学矫正技术
离焦镜片:采用周边离焦设计,通过视网膜周边离焦信号抑制眼轴增长,临床数据显示可使近视进展速度减缓30-60%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角膜塑形镜(OK镜):夜间佩戴8-10小时,通过逆几何设计暂时性改变角膜形态,白天获得清晰视力,适用于近视年增长≥-1.00D且角膜形态适合的儿童。研究证实,OK镜能有效地控制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,特别是对于低龄和近视度数相对较高的儿童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多焦点软镜:日戴型镜片提供从中心到周边的渐进离焦,适合不能或不愿戴OK镜,尤其有较高近视或散光低的儿童。
视功能训练:通过双面镜、聚散球等工具改善调节灵敏度,矫正集合不足。
行为管理黄金标准
"20-20-20"PLUS法则: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,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,并完成10次眨眼训练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户外运动:至少保证每日早晚各1小时的户外活动,推荐乒乓球、飞盘等需要远近交替注视的运动。
睡眠工程:小学生确保10小时睡眠,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暴露,可使用40℃热敷眼罩促进睑板腺分泌。
郑州中视眼科医院作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眼科专科医院,始终以 “精准医疗、温情服务” 为理念,汇聚了以郑广瑛教授为代表的资深眼科专家团队,配备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,在近视防控、屈光手术、中老年眼病诊疗等领域构建了标准化诊疗体系。医院秉持 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” 的科学理念,致力于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专业的眼健康服务,6-8月份特推出包含青少年近视防控在内的全年龄段惠民活动:
暑期近视防控专项支持
1、免费建立屈光发育档案:免费提供包含综合验光、角膜曲率、眼轴测量等11项专项检查,科学评估,区分单纯性近视与真性近视。
2、个性化方案定制:郑广瑛教授领衔的近视防控专家,将根据遗传风险(父母近视史)、用眼负荷、视功能状态,科学制定干预方案。
3、公益配镜计划:为贫困家庭青少年免费验配医学验光框架眼镜。
暑期圆梦摘镜计划
基础费用直减:凡预约手术的患者,基础手术费用直接减免2000 元;
特殊群体补贴:高考生凭准考证、参军青年凭入伍通知书,可额外享受500 元手术补贴;
关爱中老年人眼健康公益计划
免费眼病筛查:60岁以上人群可申请 “眼底筛查套餐”,包含免散瞳眼底照相、眼压检测、裂隙灯检查,精准排查青光眼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(糖网)、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标签: